发布日期: 2024-06-18 09:21:35 来源:开云手机app平台
在国家实验室布局浪潮下,广东省从数量和规模来看,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建设已走在各省前列。
2020年年底,政府采购平台先后公示了广东省3家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季华实验室、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约1.5亿元采购5套冷冻/球差电镜的采购结果。这只是广东省于2017年首批启动4家省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广东省总投资超600亿元,分三批10家省实验室的建设已全面开展。
在国家实验室布局浪潮下,广东省从数量和规模来看,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建设已走在各省前列。
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布局浪潮2020年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大目标的建议》指出,
,它统筹全国优势科技资源,集国家智力、财力、物力为一体,以突破重大核心科技攻关为中心,打造战略性国家科技力量。国家实验室建设意义非凡,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有3500多位高级雇员,实验室产生了14位诺贝尔奖、15位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70位晋升美国科学院院士,基于实验室初创公司58家,深度参与了美国重大科学技术攻关。其他如美国的林肯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阿贡实验室、贝尔实验室、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德国联邦技术物理研究所等都在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和核心技术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国家实验室始建于1984年,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两种,以国家实验室规格为最高。目前,我国共有20个已建、试点和在筹国家实验室。
2017年,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科技部表示将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在重大创新领域启动组建国家实验室。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启动一批科学技术创新重点项目,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战略部署。地方政府积极做出响应,依托相关高校院所、企业,建设省级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
自2017年起,之江实验室、张江实验室、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松山湖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季华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天府实验室、黄河实验室……上海、北京、广东、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河南等多个省市纷纷投入重金、聘请学术“大腕”,甚至领导亲自“挂帅”,为布局国家实验室跃跃欲试。
从区域分布来看,之前没有国家实验室配置的广东、江苏、浙江等在此次“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建设布局中最为活跃,尤其广东省已经分别在2017、2018、2019年先后分三批启动了10家省实验室的建设,规模和数量领跑其他省市。
广东省三批10家省实验室全方面开展建设2021年1月24日,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中,12次提及“实验室‘建设,将“布局建设10家省实验室,积极创建国家实验室” 作为“十三五”时期发展成就和2020年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并在2021年工作安排中介绍道,优化实验室体系,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10家省实验室建设水平,加大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省实验室支持力度,新建和改扩建一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等。
2017年12月22日,广东省真正开始启动建设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出席广东省实验室建设启动会并共同为实验室授牌。至此,广东省10家省实验室的建设拉开帷幕。
,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为了瞄准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做的准备。计划到2020年,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分批启动建设省实验室,建设总数原则上不超过10个。广东省实验室由省政府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地市政府主导建设、运营与管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大科学装置、企业等具有研究基础和优势的单位,采取协同共建、地级以上市政府牵头组建等模式组织建设。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支持基础性、前沿性研究的主体作用,省实验室建设以地级以上市财政投入为主,省财政奖励后补助支持保障省实验室建设。发挥省市联动性,拓宽资金的投入渠道,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等多元化投入省实验室建设。
生物岛实验室(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成立于2017年12月22日,是广东省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启动建设的首批省实验室之一,2019年6月获批为省级登记事业单位。
生物岛实验室面向国家和广东省重大战略需求,联合大湾区优势科研单位和众多国际顶尖科研力量,瞄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理论与技术的前沿研究,布局再生医学前沿基础研究、临床创新研究、生物信息、生物安全研究以及高端生物医疗器械耗材研发五大科研方向,邀请了24位国内外院士加入,引入1200 余人、52个创新合作团队,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研究队伍。
生物岛实验室立足国际化、高起点,致力于建设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平台,打造再生医学与健康前沿研究基地、临床应用基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和高水平人才基地,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度重视国际合作,积极搭建马普组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中心,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争取成为大湾区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局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鹏城实验室(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是我国网络通信领域新型科研机构,主要从事该领域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研究,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主要研究方向是网络通信、网络空间和网络智能。主要使命任务是聚焦服务国家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战略,服务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
鹏城实验室总部始建于2018年3月。目前汇聚了31位院士,160余位国际会士、国家杰青等高端人才,以全职、双聘和兼职等市场化用人形式聚集了1800余位各类人才。承担着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初步建成了以“鹏城云脑”为代表的若干大科学基础设施。深入探索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制。在科研学术方面,实施了以重点项目为背景建设科研团队和以前沿学术研究为背景建设院士工作室群体的“双轮驱动”模式;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构建方面,与深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形成了紧密共建模式,与全国150余家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
鹏城实验室总部目前过渡场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万科云城),办公用房14.4万平方米。在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湖国际科教新城石壁龙片区建设未来园区,新园区规划用地2039亩,一期建设298亩,建筑面积40.8万平方米。
新的历史阶段,鹏城实验室在通信、网络和智能三个方向,追求“交流无障碍、连接无极限、进化无止境”,努力建构人类社会、信息空间和物理世界三者和谐的融合空间。鹏城实验室将继续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信息领域科技同行共同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战略任务,努力建设信息领域的“国之重器”。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为主要依托单位,协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深圳国家超算中心、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等单位共建
(现阶段)鹏城实验室为独立法人实体,实行新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不设行政级别。实验室设立理事会,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实验室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
高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鹏城实验室园区位于南山区西丽街道石壁龙片区,该片区是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三大片区之一,高校林立、高端人才集中、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产学研优势明显,交通便利,自然景色优美。
鹏城实验室石壁龙园区整体规划用地136万㎡(2039亩),总建筑面积150万㎡。园区一期用地约19.9万㎡(298亩),投资约38亿元,建筑面积40.8万㎡,包括科研用房22.7万㎡,科研辅助用房1.65万㎡,配套服务用房建筑面积8.3万㎡,架空层及连廊1.35万平和地下室6.8万㎡。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建设,2018年4月完成注册,是广东省第一批省实验室之一,布局有前沿科学研究、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将形成“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定位于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
: 中科院物理所和东莞中子科学中心(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东莞分部)、中科院高能所
王恩哥 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数理学部主任、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美国物理学会国际董事
赵忠贤 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给科学家创造头脑风暴的汇聚点,给企业家提供创新产品的输出源,给公众打造普及科学知识的圣地。
一期工程于2019年6月动工,计划于2020年底交付。未来,将建成一座占地面积近18万平方米,涵盖材料博物馆、多栋实验楼、会议中心等单体建筑的大型科学园区,并且整体设计将岭南建筑风格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为实验室开展各项材料科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合作提供良好载体。
季华实验室(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启动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
季华实验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围绕国家和广东省重大需求,集聚、整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打造先进制造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内一流、国际高端的战略科技创新平台。以“顶天立地,全面开放,以人为本,注重实效”为建设原则,以打造一支扎根佛山的科研队伍、搭建一个国际高端的科研平台、沉淀一批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带动一方创新驱动的新兴产业为建设期主要任务。先期确定了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等六个学科方向,部署了机器人及其关键技术、半导体技术与装备、高端医疗装备、新型显示装备、先进遥感装备、增材制造、新材料新器件研究、微纳制造等八个研究方向。
季华实验室将形成顶尖人才、领军人才和核心人才为主导的强大科研队伍,取得一批“顶天立地”的重大科研成果,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力争成为本领域的国家实验室。
集聚广东工业大学和粤港澳地区的相关优势科研力量,联合国内外优势研究单位共同组建
季华实验室选址于佛山市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核心区域,位于广佛交界中心地区,距广东省政府13公里,距佛山市政府12公里。整体占地1000亩,其中科研用地24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规划产业化基地760亩。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第二批启动建设的三家省实验室之一,采取“一个主体和两个分中心”组织方式,由汕头市承建主体实验室,潮州、揭阳市设立分中心。建设期前三年计划投入30亿元,将打造成开放性、互动型的科技创新和科研开发平台。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按照新化学新化工思想,瞄准“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建设目标,开展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和创新平台建设、技术创新研发,推动产业化应用等重点工作,支持国家战略领域创新,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跨越式发展。
实验室目前已完成登记注册,正式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汕头主体实验室第一、二期土地规划面积1000亩,一期工程93亩已开始筹建,广东省和汕头市财政在未来3年第一期建设中将共同投资30亿元。省实验室正在着手综合大楼和实验室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引进创新研究团队、遴选研究项目、推动合作交流,实行边建设边发展,边产出科研成果的运作模式,加快省实验室建设。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广州海洋实验室)由广州市政府承建,主要共建单位为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和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广州海洋实验室将“立足湾区、深耕南海、跨越深蓝”,聚焦“南海边缘海形成演化及其资源环境效应”核心科学问题,着力解决大湾区岛屿和岛礁可持续开发、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可持续发展等关键核心科技难题,按照“8+7+6+5”的格局布局,聚焦8大海洋科学前沿基础研究方向,发展7大海洋高新技术研发方向,建设6大创新支撑平台,打造5个产业孵化中心。培塑和引进优秀的人才团队,至2021年计划建设45个高水平核心团队,总人数达到1000人。
广州市、南沙区共投入23.27亿元经费支持实验室第一阶段(2019-2021年)建设。
广州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珠海实验室依托中山大学,湛江实验室依托中船重工、中海油和广东海洋大学等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广东省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于2018年11月启动建设,并于2018年12月26日举行揭牌仪式暨理事会成立大会。
南方海洋实验室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中山大学牵头建设和管理,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实验室主任负责制。陈大可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苏纪兰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第一届南方海洋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由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9位院士和12位海洋领域顶尖专家组成。南方海洋实验室目标是建设面向科技前沿、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海洋创新基础平台,构筑世界一流的海洋人才高地,打造创新型、引领型、突破型的大型综合性海洋研究和应用基地。
南方海洋实验室采取“一个实体,N个合作单位”的“1+N”协同创新模式,联合省内外、国(境)内外的优势力量,汇集“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研究的智慧和力量,营造国际合作的良好氛围。截止到2020年,南方海洋实验室已与包括香港、澳门、广东等地高校在内的41家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业务部门及相关企业等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
南方海洋实验室围绕海洋环境与资源、海洋工程与技术、海洋人文与考古三大研究领域,以“崇尚首创,力争最优”为标准,已布局建设十八个创新团队。实验室创新团队通过机制体制创新,形成紧密、稳定、长期的实质性合作,实施多学科交叉融合重大项目,争取在科学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实际应用上取得创新性成果,服务国家海洋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苏纪兰 中国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
陈大可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实验室主楼共10万平方米,坐落在钟灵毓秀的海滨城市珠海,依托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学科楼群建设,纵览海滨,风光秀丽,预计2021年建成使用。南方海洋实验室将依托6000吨级海洋综合科考实习船、“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深水半潜平台、海洋智能无人系统组网,大力推进“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八大公共平台建设。
建设背景· 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对广东提出的“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指示精神,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部署,支撑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和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成立时间·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简称:湛江湾实验室),是省委省政府第二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之一。2018年11月14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在广东省实验室(第二批)建设启动会上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授牌。
建设方式· 湛江湾实验室为广东省登记设立的事业单位,不定级、不纳入编制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以湛江市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主要依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
发展定位· 实验室围绕国家海洋战略,结合湛江海洋资源优势及面向南海的地域优势,聚焦海洋装备、海洋能源、海洋生物等三大方向,针对南海渔业资源、海洋绿色能源、深海油气资源、深层水资源等开发利用中面临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建成具有国际和国内重大影响力的一流海洋科学技术创新高地和人才高地,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
发展愿景· 围绕深海智能渔业养殖装备、深海浮式风电装备、深海探测装备、深海能源开发装备和深层水利用装备等深海装备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集聚科技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形成装备自主研发与设计能力,为孵化适于南海资源开发的装备及新兴产业奠定基础;围绕南海生物资源开发需求,开展深远海养殖适宜品种选育与繁养关键技术探讨研究,构建名优品种深远海养殖技术体系和南海大健康产业服务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深远海养殖技术和海洋大健康产业平台;通过搭建南海资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南海资源信息系统全面化、数字化、智能化,形成南海资源信息产业化应用与推广技术体系;开展智能船舶和海工装备海上试验场的建设和试验测试技术的研究,形成我国海洋智能装备试验验证技术体系。力争经过5至10年的努力,建成海洋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的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中心、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中心;力争经过10至15年左右的建设进入国家实验室序列,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
以湛江市人民政府作为建设主体,主要依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和广东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建设
吴有生 著名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突出贡献和享受政府特贴专家,中船重工集团702所名誉所长
周守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世界石油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任
湛江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具有背靠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南海的独特地理优势,是立足粤西,辐射北部湾,拓展国际合作的重要门户。
海东新区是湛江市重点规划建设的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将集成海洋、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和国家海洋战略重大平台。
湛江湾实验室研发基地选址于海东新区龙王湾片区,规划面积2000亩,其中实验室主体建设科研园区占地408亩,公寓区占地56亩,科研码头岸线米;同时建海洋科技成果展示交流中心5.6万平方米;海上智能无人系统联合研发中心2万平方米。选址三面环海,风景秀丽,将聚集海内外优秀人才,建成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一流海洋科技研发基地,打造彰显湛江特色的海洋科学城。
此外,实验室还将在湛江东海岛建深远海适养鱼类选育种中心150亩;在南三岛建海上试验保障基地,近、远海试验区;在徐闻县建深远海智能海洋装备海上试验示范基地和岸基保障基地,用海13750亩,为高端智能海洋装备提供良好的实海验证测试条件。
深圳湾实验室(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委、省政府以培育创建国家实验室、打造国家实验室“预备队”为目标主导启动的第二批广东省实验室之一。实验室由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共同举办,协同深圳市以及香港和澳门相关领域具有研究基础和应用优势的单位合作共建。
实验室立足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城市深圳,吸纳全国乃至全球的顶尖人才,围绕生命信息、生物医药和医学工程研究三个方面,开展生物医学领域前沿研究,解决人口与健康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实验室将面向国际前沿,站在国家高度,对接国家健康需求,紧密围绕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围绕向国家实验室迈进的目标,按照国际一流的高标准建设实验室。
实验室过渡场地位于光明区高科国际创新中心,2020年6月深圳湾实验室正式入驻。目前科研支撑平台建设工作初步完成,已有十余个研究团队在过渡场地开展工作。实验室过渡场地二期约2.8万平方米,正着手推动装修工作。实验室现阶段主要开展肿瘤微环境异质性与食管腺癌复发转移及治疗耐受研究、计算分子科学软件开发、新冠病毒研究等科研项目。
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于2019年8月29日正式授牌,是由省委、省政府批准的第三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之一,由广州市政府举办,华南农业大学牵头组建和管理。实验室锁定“现代生物种业、精准智慧农业、生态环保安全”三大科技创新方向,聚焦现代生物种业、智能农机装备与精准农业、动植物重大生物灾害防控、生态循环与绿色农业、农业新型材料、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等六大核心研究领域,围绕粮食、水果、蔬菜、畜禽、花卉、茶叶、南药、现代渔业、微生物等九大农业优势产业,积极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目前已产出一大批科研成果。
刘耀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实验室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广深科技走廊重要节点,天河智慧谷核心,总部在广州市内华南农业大学中衡山地块。实验室采用“核心+网络”的模式组建,由广州市建设总部(核心)实验室,在深圳市、茂名市、肇庆市、云浮市各建设一个分中心,第一期总投资73.5亿元人民币。
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是第三批启动建设的广东省实验室。是广东省属事业法人单位,属于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级实验室平台。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建设要求,集聚国内外能源领域创新资源,建设全国性能源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开展能源领域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等科学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知识产权培育和应用,孵化科技型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和开放共享,中试试验和检验检测;相关教育培训、人才引进培养和学术交流;创新创业投资、融资服务。
沈文庆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副主任,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詹文龙 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实验室采用“一核心+四分中心”联动模式,惠州设立实验室核心总部(又称“东江实验室”),佛山、云浮设立氢能分中心;阳江、汕尾设立海上风电分中心。
东江实验室由惠州市人民政府委托中科院近物所建设。实验室河桥园区占地约58亩,与两装置总部区毗邻;实验室潼湖园区建筑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实验室2020-2022年建设期总投入经费约18亿元。实验室依托CiADS、HIAF、HIRFL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平台和惠州优势石化产业,汇聚全球高端科创人才和优势资源,力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推进能源技术革命,为我国能源领域长远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简称琶洲实验室)已于2020年4月正式注册成立。琶洲实验室是广东省为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所设立的10个省实验室之一,为独立法人机构,位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琶洲。琶洲实验室以“突出基础、原创技术、驱动产业”为宗旨,以“一个研究平台、一个重大专项、一个产业基金、一个科技园区”为模式,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核心算法、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与关键技术、数字经济示范应用研究,以提升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原创能力、应用转化能力,为我国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与技术支撑。
琶洲实验室依托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等优势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协同建设,目标是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发基地、AI高品质人才培养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实验室内设“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核心算法研究部”、“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与关键技术研发部”、“数字经济示范应用部”等部门,每个部门分设多个研究中心开展研发工作。
实验室北区——实验室北区位于海珠区琶洲,有两栋建筑,地上建筑面积约9000平米,地下面积5200平米,将作为实验室首期建设的科研和办公主要场所。实验室南区建成后,北区将转变为实验室成果展示窗口、产业化基地、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基地。
实验室南区——实验室南区位于华工广州国际校区,规划用地30亩,拟建4栋科研、办公大楼和学术交流公寓,建筑面积约10万平米。南区规划2021年底建成使用,建成后将作为人才培养和核心研发技术基地。
为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深圳、广东和粤港澳地区乃至国家的战略需求,发挥深圳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主动谋划、抢占先机,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与全球竞争,深圳大学联合多个世界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面的顶尖团队,发起成立“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将深圳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究基地和数字经济产业集聚高地。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的建设充分体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使命和深圳需求,将面向世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前沿理论和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瞄准国家重大发展的策略和重大需求,依托深圳地区的产业优势、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聚集全球研究力量,突破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的基础理论、人工智能应用领域重大科学与工程问题;采用政府支持与高效运营管理相结合的模式,注重产学研结合,实现重大科学突破,抢占世界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的经济发展制高点,掌握一批核心关键理论和技术,促进人工智能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与深度融合。实验室的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AI与数字化的经济产学研创新平台。
深圳大学、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金融科技研究院、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验室规划建设总面积6000平方米,由深圳市划拨实验室建设使用。在实验室建设筹备期,由牵头单位深圳大学提供临时2000平方米建筑物作为实验室一期核心团队临时实验场地,进驻一批核心团队和项目。依托深圳大学,在深圳大学南校区理工楼L6的七八两层(约2000平方米)筹建初创期过渡用房,挂牌成立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的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
防城港市妇幼保健院163.90万元采购生物安全柜,移液器,离心机,恒温器,紫外分光光度,核酸提取仪,...
专业护航,行稳致远 —— HORIBA“服务万里行”首轮巡检圆满完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1年3-12月仪器采购意向:预算9.8亿,187项
电镜之家与JEOL的两代因缘——访日本电子中国区透射电镜产品经理袁建忠
SEMICON China 2021 中科科仪展示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解决方案
下一篇:小便7种“色号”泄漏的健康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