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2-29 08:40:26 来源:新闻中心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悉,由我国与蒙古国科学家合作开展的原麝生命起源和保护研究获得了新进展。随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慢慢的变多的科学家开始用科学,以此来保护和拯救濒危动物。原麝是麝科、麝属动物。麝具是我国非常非常重要的药用动物资源。
近年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哈斯苏荣教授团队一直关注着原麝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原麝是中蒙两国共有的麝种之一,但我国原麝退化明显,野生种质资源不足,处于种群灭绝边缘。而在蒙古国,原麝基本保持原生态,且人工养殖业起步较晚,品种基本没有退化。为越来越好、更科学地研究、保护和利用麝类资源,收集原麝种质资源,哈斯苏荣教授想到了与蒙古国展开合作。
经多方支持,2016年12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哈斯苏荣教授团队与蒙古传统医学研究院一同承担了国际重点研发项目“中蒙两国原麝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开始了对原麝种质资源的探寻与研究。
原麝属于《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的物种。1988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将其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将其认定为濒危物种(EN)。
1999-2001年的我国野生麝资源调查表明,全国野生麝资源量大约为6-7万只,比1993-1995年的调查减少了30-40%。因过度利用及生境的恶化,我国野生麝种群已极度濒危,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300万只急剧下降至7万只,其中原麝仅有三千多只。
据哈斯苏荣表示:“中国原麝在遗传特性上单倍型多态性较高,且多为低频型,核苷酸多态性仅为0.84%,遗传多样性低,如不及时加强保护,将失去原麝多样性。”
随着麝的野生种群的快速减少、分布范围的持续缩减及碎片化,种群间的遗传基因传播和传承也面临着严重挑战,如果不加以有效保护,野生种群的优良遗传基因将永久丧失,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人工养殖种群将永远失去一个宝贵的种质资源。
哈斯苏荣坦言:事实上,为越来越好、更科学地保护和利用麝类资源,我国自1958年开始了人工养麝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麝香高产基因的筛选,影响泌香量相关激素的种类等,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在不影响麝的自然种群数量、麝的正常生殖生理规律的情况下,如何科学地提高麝的泌香量,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蒙古国原麝基本保持原生态,且人工养殖业起步较晚,品种基本没有退化。然而,目前蒙古国还没有麝香质量评价标准,因此,蒙古国传统医药领域所使用的麝香,质量差异大、真伪难以识别等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蒙古国麝养殖业的信誉和麝香出口及临床应用。因此,蒙古国政府及蒙古传统医学研究院对麝香品质衡量准则的制定,尤其对含量测定标准的制定具有迫切的需求。
另外,蒙古国境内有较丰富的野生原麝种群,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蒙古国政府对野生原麝的活体围捕及饲养采用的是许可管理政策,这对两国的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通过中蒙两国的科研合作,中蒙两国原麝种群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项目重点开展了对原麝种质资源的收集,研究原麝遗传多样性、原麝肠道菌群多样性、原麝麝香主要活性成分麝香酮含量,以及蒙古境内捕捉和驯化野生原麝、改进现有麝养殖设施,国内启动建一个小规模的原麝种源培育示范基地等多个研究。”哈斯苏荣透露说。
目前,相关研究取得了多个突破性进展。这中间还包括首次对中蒙两国原麝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首次绘制原麝全基因组草图,为后续麝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首次获取蒙古国野生和人工饲养原麝种群的基因多态性实时数据,为两国濒危物种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首次对野生原麝的肠道菌群结构可以进行探究,发现原麝和林麝肠道菌群结构存在非常明显差异,并揭示了不同季节这两种麝属动物肠道微生物菌落组成及多样性的差异。此外,中蒙两国科学家还建立了柱前衍生化HPLC法测定麝香酮的方法,为蒙方麝香主要活性成分的测定和制定麝香品质衡量准则奠定了基础。
哈斯苏荣表示,此次研究对探索原麝种群的遗传基因结构、肠道菌群结构,保护其种群稳定,对我国保护濒危物种,维护生态平衡,提高我国麝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