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4-01-02 07:49:57 来源:新产品展示
为提高我国糖尿病研究和诊疗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办,湖北省医学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学术会议”于2023年11月22-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
在本次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内分泌代谢科邹大进教授以《糖尿病缓解的专家共识的解读》为题发表精彩学术讲座,会后接受医脉通专访分享「糖尿病缓解」的临床实践要点。
·著有:《实用肥胖病学》、《你能战胜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防治》等专著和SCi论著(总IF 83分)
邹大进教授: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约为12.8%,其中新诊断患者占比大约为1/3。在传统认知中,确诊2型糖尿病意味着终生用药,除外经济压力,“看不到终点的治疗”也给患者增加了无形的心理负担。
那么,2型糖尿病一经诊断,就无法逆转吗?——“糖尿病缓解”概念的提出,为战胜疾病带来希望!
研究发现,大部分失去功能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并非处于死亡状态,而是在高血糖、糖尿病长病程、胰岛素抵抗、脂毒性、肥胖等因素的影响下发生了胰岛β细胞的去分化和转分化(α细胞),使得β细胞进入到了“沉睡”状态。通过治疗干预去除这些影响因素,且在患者确诊时间不长的前提下,有可能将“沉睡的胰岛β细胞”再次唤醒,增加糖尿病缓解(停药)的可能。
有关“2型糖尿病缓解”的定义,202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给出的定义是在停用药物的前提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能够维持3个月以上。考虑到有些情况下(如存在血红蛋白变异、疾病影响红细胞生存时间以及HbAc检测的新方法不规范等),HbA1c不能反映真实血糖水平,可以用空腹血糖(FBG)
需要提醒医患注意的是“糖尿病缓解不等于治愈”,确定患者处于糖尿病缓解状态后,仍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建议每年复查HbA1c。
邹大进教授:新诊断/诊断5年内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实现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相对更高,我们要抓住这一重要的干预时期,帮助患者实现糖尿病缓解。具体而言,能够最终靠“A、B、C、D”标准来评估患者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
➤A(Antibody,抗体):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及其他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阴性,表示患者不存在破坏自身胰岛β细胞的自身免疫反应;
➤B(BMI):BMI≥25kg/m^2(或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表示患者体脂是影响胰岛功能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C(C肽):空腹C肽水平≥1.1ug/L,餐后2h C肽水平≥2.5ug/L,代表β细胞功能具有缓解基础;
➤D(Duration,病程):病程≤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干预后,实现糖尿病缓解的几率相对更高。
与此同时,临床医生也有必要了解哪些患者实现糖尿病缓解的可能性较低/证据不足,做好应对:
➤特殊类型的糖尿病,包括皮质醇增多症、生长激素瘤、胰高血糖素瘤以及一些遗传因素导致的糖尿病,这些疾病需针对可矫正的病因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才有机会使糖尿病得到缓解;
➤自身免疫型糖尿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因受到持续的自身免疫攻击而出现进行性的下降,且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比例比较低。在这个人群中没有糖尿病可以缓解的临床证据;
➤病程较长、并发症较重、胰岛功能较差(血糖达标时,空腹C肽<1.0ug/L)的患者,在这类人群中尚没有糖尿病可以缓解的临床证据。
邹大进教授:实现糖尿病缓解的方法最重要的包含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非胰岛素药物医治、胰岛素强化治疗和代谢手术治疗这四种方式:
➤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应作为追求2型糖尿病缓解的基本方案,核心在于改善能量代谢失衡、减轻体重(脂肪)。研究显示,通过强化生活方式的干预,能轻松实现1/3受试者完全缓解;
➤非胰岛素药物:对于HbA1c不达标且强化生活方式干预措施未有效落实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8-12周)辅助应用具有显著改善体重的非胰岛素药物联合治疗,有助于实现缓解。对于空腹血糖>9.5mmol/L,HbA1c>8.5%的患者建议选择“221用药方案”,即“二甲双胍+SGLT-2i+GLP-1RA”或“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GLP-1RA”联合治疗;
➤胰岛素强化治疗:针对的主要是空腹血糖≥11.1mmol/L,HbA1c≥10%的患者,辅助应用短期(2周)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去除糖毒性,有助于实现缓解。随后能够使用“221用药方案”继续管理一段时间,之后逐步撤停药物;
➤代谢手术:对于BMI≥32.5kg/m^2的严重肥胖患者,如果药物等治疗措施不能显著改善体重和代谢紊乱,可优先考虑通过代谢手术干预来实现糖尿病缓解。
邹大进教授:“221用药方案”主要指的是两种——“二甲双胍+SGLT-2i+GLP-1RA”和“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GLP-1RA”联合治疗。经验来讲,通常大约用药2~3个月,可优先考虑逐步撤停药物。
➤“二甲双胍+SGLT-2i+GLP-1RA”:从作用机制来讲,二甲双胍具有强大的肝糖输出抑制作用,后者是导致高血糖的重要原因;SGLT2i能够抑制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的高表达,后者将原本通过小便排出去的葡萄糖重吸收,导致血糖升高;GLP-1RA具有强效减重作用,能够有效消除脂毒性。此外,GLP-1RA还有助于恢复胰岛分化功能,使得新生胰岛素细胞源源不断地分化成成熟胰岛细胞。最后,GLP-1RA拥有非常良好的降血糖作用,能够有效消除糖毒性。研究显示,较其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胍+SGLT-2i+GLP-1RA”体重减轻最多,低血糖最少,心脑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发生率最低。
➤“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GLP-1RA”:主要是针对伴有胰岛素抵抗,特别是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可分别作用于外周和肝脏,机制互补改善胰岛素抵抗,协同提升胰岛素敏感性。吡格列酮还有助于降低甘油三酯。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GLP-1RA”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患者具有更大临床获益。
撤药需要满足几项条件。血糖方面,需要保证患者空腹血糖<5.6mmol/L,餐后血糖<7.8 mmol/L,HbA1c<5.7%;此外,需要确保患者胰岛功能已经完全处于正常范围;第三,在保证肌肉量的前提下,确保患者BMI已经到合理范围。
撤药的原则是“逐步撤停”,首先将注射制剂逐步减量,然后停用;之后考虑撤停二甲双胍,保留SGLT2i/吡格列酮一个月左右,整个撤药周期大约为期3个月。
邹大进教授:“糖尿病缓解”概念的提出为战胜疾病带来希望,但缓解不等于治愈。如果将药物比作拐杖,扔掉拐杖需要伴以长期健康的生活方式,否则糖尿病可能会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