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盒
开云手机app平台

陈薇院士团队新冠疫苗人体I期试验结果公布

发布日期: 2023-12-15 07:05:15 来源:GC法检测



  5月22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全球首个重组腺病毒5型载体新冠疫苗I期临床试验结果。

  数据显示,I期临床108名志愿者全部有显著的细胞免疫反应,据悉,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

  据了解,该研究共计有108名志愿者参加,是一项单中心、开放标签、非随机的Ⅰ期临床试验,志愿者们被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通过肌内注射的方式接种疫苗,旨在评估表达SARS-CoV-2棘突糖蛋白的重组5型腺病毒(Ad5)载体COVID-19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

  研究显示,在志愿者接种后第14天,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明显地增加,在接种后第28天达到峰值。在接种后第14天,特异性T细胞反应也达到峰值。

  在不良反应方面,有30名低剂量组、30名中剂量组和27名高剂量组成员报告了在接种后7天内出现至少一种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发烧、疲劳、头痛和肌肉疼痛等。在所有不良反应报告中,大多数报告都是不良反应为轻度或中度的,并且在接种后28天内没再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

  对于该结果,陈薇表示,“该试验表明,单剂量的新型5型腺病毒载体COVID-19(Ad5-nCoV)疫苗可在14天之内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使其有可能进一步研究,但是,应谨慎解释这些结果,开发COVD-19疫苗所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并且触发这些免疫反应的能力并不一定表明该疫苗将保护人类免受COVID-19的侵害, 这一结果为了开发COVID-19疫苗的希望,但距离所有人都能用这种疫苗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柳叶刀》也通过其在中国的官方微博称:首个1期临床试验COVID-19疫苗是安全的且耐受性良好,并能在人体内产生针对SARS-CoV-2的免疫应答。本试验是在108名健康成年人中进行的开放标签试验,在28天后显示出了有希望的结果,最终结果将在6个月内做评估。但仍要进一步的试验来确定免疫反应是否能有效预防SARS-CoV-2感染。

  另外,据此前的相关报道,该疫苗的二期临床实验的508个志愿者已经注射完毕,现在正处于观察期,如果一切顺利也将在5月“揭盲”。

  据悉,II期临床试验按照国际规范和国内相关法规,引入“双盲试验”,508名志愿者分成3个研究组,即低剂量疫苗组、中剂量疫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在双盲试验结束后,有必要进行试验药和对照药的安全性疗效比较,这样的一个过程即“揭盲”。

  本周一,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通过官网公布了其mRNA疫苗mRNA-1273的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参与一期临床实验的45名志愿者全部产生了抗体,其中至少有8人已经产生了针对新冠病毒的中和抗体(neutralizing antibodies),且水平高于新冠康复患者体内的水平。同时,实验中没再次出现重大安全问题。

  不过,该数据随后遭遇业内质疑,多名疫苗专家后指出,单凭Moderna一纸声明,根本没办法判断该疫苗本身是好是坏。面对质疑之声,Moderna董事长Noubar Afeyan紧急出面澄清表示:“公司绝不会为其潜在的冠状病毒疫苗公布与‘真实的情况’不同的数据,我们不会,也从来就没拿出一些数据,让任何东西看起来与真实的情况有任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