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 2023-12-19 10:08:52 来源:开云手机app平台下载
科学精神有永恒的主题,科学家精神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更具体也更贴近社会。科学精神抽象而富有哲理,科学家精神的内容更鲜活、更易于常人理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化、中国化和人格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呈现的独特精神气质。
为激励科学家群体勇攀科技高峰,鼓励全社会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近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此次《意见》内容力度空前,提出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措施,可操作可落实。本报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立和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潜伟,解读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中国科学报》:近年来,中央和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关学风建设的意见,您认为此次《意见》的印发有什么不同之处?
刘立:从历史上看,自新文化运动、《科学》杂志创办以及“五四”运动百余年来,很多(科技)知识分子论述“科学精神”,比如胡适(拿证据来),竺可桢(不问利害,只问是非),但是把“科学精神“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等“四科”并列作为一个整体,并且最终写入世界上第一部《科普法》,归功于周光召。后来,包含“科学精神”在内的“四科”,被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和国家顶层科普政策所采纳。
此次《意见》的提出,第一个重要意义在于,首次把“科学家精神”这个概念纳入。其意义可能不亚于“科学精神”进入《科普法》。
其次,《意见》提出了要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等。如果从另一个角度解读,说明国家层面确实看到了目前科研界存在的现实问题,这样一些问题是具体、明确的。并在“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这一节提出了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具体做法。
潜伟:“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是学术界长久关注的话题。此次《意见》的印发首次在中提到“科学家精神”,并把科研伦理道德相关联的内容作为具体措施列入《意见》,这些具体措施操作性非常强,这是《意见》中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中国科学报》:《意见》提到,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在您看来,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有何关系?
刘立: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共同体当中的一种体现,科学共同体、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的第一主体和第一载体。要理解科学家精神,就要充分理解科学精神。
周光召说,科学精神,是坚持科学态度、采用科学方法,不畏艰难险阻,不断追求科学真理,进取创新,努力在社会实践中求得对客观世界的状态和结构、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并用它作出预测,指导进一步的实践,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如果要对科学精神进行概括,可以总结为“实事求是”“实践检验”“自由思想”“理性怀疑”和“守正创新”。
实事求是首先要发现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不是虚、假、伪的事。从客观存在的“事实”中,探索真理。要认识客观存在的事实,求得真理,就得应用科学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比如观察、实验、假说、模型模拟、访谈调研、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等。
实践检验是说,通过“实事求是”得来的真理,也有必要进行“实践检验”。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个重要论断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完整涵义是:实践包括实验,是检验一个认识是否是“真理”的唯一标准。
自由思想的涵义包括蔡元培给北大提出的“校训”学术自由,兼容并包;陈寅恪对王国维做学问的概括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理性怀疑类似于默顿在科学的精神气质中说的,是进行“有根有据的怀疑”,包括国际上所说的“批判性思维”。
守正创新指科学精神一定要包括创新,即作出科学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或者说“全面创新”。创新要“守正”,就是说,要遵守底线的规范和伦理,进行负责任的创新。
潜伟:中国进入新时代,科学精神最集中体现为科学家精神。当今世界,人口缓慢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资源能源枯竭慢慢的变成了悬在人们头顶的一把利剑,解决这样一些问题,科学技术能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世界民族文化冲突纷起,社会分层严重,安全稳定问题突出,需要更加多的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交叉融合,体现在科学家精神中。在科学精神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家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取向,可真正的完成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和谐统一。科学精神一定要通过科学家精神来体现,一定要通过活生生的科学家来实现。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以追求客观真理为目标,自由探索、理性质疑、执着求新,为人类的进步、幸福和自我解放而不懈奋斗,展示了科学精神对塑造人类精神世界的引领作用。
科学家精神是什么?首先从职业科学家的兴起说起。第一代职业科学家出现在19世纪中叶,以英国地质学家德拉贝奇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建立地质调查局,科学家从此开始向社会或客户提供服务并因此获得报酬。社会普遍认同科学家这种社会角色,并给予其物质上的支持。
无独有偶,中国第一代职业科学家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地质学家,以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为代表的一批地质学家创办了地质调查所,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科学研究职业化的道路,追逐着自己科学救国之梦。
科学家群体自出现起,就具有经世济民的特质,因此,科学家精神必然比科学精神更强调科学的社会属性,更强调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学精神有永恒的主题,科学家精神在不同时代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更具体也更贴近社会。科学精神抽象而富有哲理,科学家精神的内容更鲜活、更易于常人理解。中国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的时代化、中国化和人格化,是中国科学家群体呈现的独特精神气质。
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应包含求真务实、勇于创新、责任担当。在一次座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概括科学家精神,“首先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有真善美的追求和严谨的学风,科研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第二,科学的灵魂在于创新,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重要战略,科学家需时刻不满足于已有的认识、能力、技术和产品,以科学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第三,科学家要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强调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家的越界或不端行为,已经严重危害了科学事业的发展。从陈进芯片造假到韩春雨撤稿事件,随着寻租空间的增大,科学家越来越失去自我。只强调科学精神似乎显得空洞遥远,需要有更直接的约束力,让科学家回归到科学中来。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科院、中国工程院等五部门发出通知,联手开展清理饱受诟病但又难以革除的“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专项行动。这是科学家不忘初心的举措,是时代呼喊的强音。
改革开放已经40年了,我们国家科技体制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多元一体的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学技术创新开始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驱动发展”,无不彰显了科学技术慢慢的升高的社会地位。然而,以好奇心驱动的原始创新问题始终没有完全解决,大国重器核心技术因掌握于他人而处处受制于人。当科学家的个人英雄主义汇入集体主义的洪流时,需要务实求真、永无止境的探索精神,需要“数年磨一剑”“长期坐冷板凳”的科学家执着创新精神,也需要负责任创新的科学家使命担当。
潜伟:《意见》中的措施已经很细化,所以我认为重要的不是各部门各单位如何制定细则,而是这些措施如何落地。
在这些措施落地的过程中,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一是制度和文化的关系问题;二是科学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问题。
我认为,制度和文化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好的文化会培育出好的制度,也会使制度的实施更加顺利;好的制度反过来会影响和营造好的文化。对中国科研界目前的现状来说,制度和文化建设必须同时进行。
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文化,比如诚信精神等会影响科学家群体的文化氛围,如果社会大环境很糟糕,科学家很难独善其身;反过来科学家精神和科学文化的弘扬也会逐渐影响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这也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之一。